近日,经市政府同意,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莆田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解读如下。
一、《方案》的背景和依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联节〔2022〕88号)、《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工信规〔2023〕5号)及《中共莆田市委、莆田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莆委发〔2023〕4号),结合我市实际,编制本《方案》,作为我市碳达峰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工业领域有序开展碳达峰工作。
二、《方案》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对治理木兰溪、保护好湄洲岛的重要指示等。二是贯彻落实莆田市发展规划。把工业领域碳达峰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建设总体布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坚持全面行动和重点突破兼顾、削减存量和控制增量并重。三是处理好四大关系。包括统筹处理好工业发展和节能降碳、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
工作原则。包括四项:一是统筹兼顾,稳步推进;二是节约优先,提高效率;三是创新驱动,低碳转型;四是政策引领,市场引导。
总体目标。分为“十四五”目标和“十五五”目标,覆盖2030年前工业碳达峰完整时间段。
“十四五”目标: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持续优化,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研发、示范、推广一批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工艺产品及节能降碳项目,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2025年,全市共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5家、绿色供应链企业3家、绿色园区2个;力争完成省下达的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指标。
“十五五”目标: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上强化碳中和能力,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实现达峰。
三、《方案》重点任务、重大行动
《方案》提出全面落实碳达峰的六大重点任务和着力开展碳达峰的三大行动,推进全市工业实现碳达峰目标。
(一)六大重点任务
一是深度优化产业布局结构降碳。构建有利于碳减排的产业布局,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持续优化重点行业产能规模,推动产业低碳协同发展。
二是深入推进关键领域节能降碳。推动用能结构低碳化,推动工业用能电气化、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大力开展节能降碳升级改造、持续提升用能设备系统能效。
三是全面构建绿色低碳制造体系。建设绿色低碳工厂,构建完善绿色低碳供应链,打造绿色低碳工业园区,促进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四是推进循环经济增效降碳。促进原材料低碳替代,健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高端智能再制造,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
五是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开展绿色低碳化技术改造,强化低碳技术创新载体平台建设。
六是强化数字化信息化融合赋能降碳。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化能碳管理体系,推进“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
(二)三个重大行动
1.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聚焦重点行业制定石化化工、食品、鞋服、工艺美术、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研究石化化工等行业低碳发展路线图,分业施策、持续推进,降低碳排放强度,控制碳排放量。
石化化工行业。调整优化石化化工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石化化工低碳体系。以尼龙6产业链、尼龙66及其他尼龙产品产业链、再生纤维产业集群、碳三产业链、碳四产业链、涂料及油墨等产业为依托,打造绿色、智慧、循环、低碳产业园。引导企业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食品行业。聚焦啤酒、粮油食品加工、农产品及海产品加工、休闲食品等领域,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快推进食品产业结构优化,突出生态化、特色化发展,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鼓励企业采用食品精深加工技术,提高中高档食品比重,促进食品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延伸。
鞋服行业。构建“1+N”品牌体系,做强“莆田鞋”区域品牌,孵化“N”个细分品牌。拓展绿色鞋服纺织产业链,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充分利用废旧纺织品生产鞋服功能性、可持续性纤维材料。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推进鞋服产业智能化改造,推广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自动化程度高的技术和设备。围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等信息元素,打造科技创新型鞋服产业智造基地和国家级鞋类出口示范基地。
工艺美术行业。实施工艺美术产业升级行动,做“精”工艺美术产业,打造一批具有莆仙特色、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工艺美术产业集群,打造“东方工艺美术产业之都”。鼓励传统手工艺生产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改进工艺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鼓励工艺美术产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应用仿真软件、制造执行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聚焦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关键环节,打造一批具有标杆示范效应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高端装备行业。基于产业发展的基础、短板和变革需求,实施装备智能化发展战略,从产品和技术两大层面推动莆田市高端装备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积极开展先进近净成形工艺技术推广;开展抗疲劳制造、轻量化制造等节能节材工艺应用,及时推广典型经验。支持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争取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小巨人”企业,推动装备制造业由投资驱动逐步向技术创新驱动转变,继续推动高端装备产业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的海上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电子信息行业。充分发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优势,开展信息技术创新、新兴应用拓展,推广印制电路板清洁生产技术等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进全行业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加快应用清洁高效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加快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循环利用,鼓励企业和园区自建专业化、规范化电子废物处置设施。
生命健康产业。发挥国家级“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核心培育载体作用,强化妈祖健康城、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园、秀屿医疗健康产业园的“一城两园”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协同发展生物数字服务、康养相关服务等服务业,完善国家核医学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国健康产业发展先行区。加快推进医药企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应用,从源头上减少工艺废水、挥发性有机物等废弃物产生,实现末端治理向源头减排转变。
2.工业节能与能效提升行动。通过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强化工业能效标杆引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加强工业企业能效管理。
3.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提升行动。构建绿色低碳产品开发推广机制,加大能源生产领域、交通运输领域、城乡建设等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
四、《方案》的贯彻落实
一是夯实政策保障。法律法规方面,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地方法规规章和工业领域碳达峰相关配套制度。经济政策方面,加大专项资金支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市场机制方面,积极参与全国、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碳排放权、用能权及电力交易等市场建设。发展市场化节能方式,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广“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绿色金融方面,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推动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改造。鼓励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挂牌融资和再融资。节能监督管理方面,完善节能监察工作机制与执法,强化监察效能结果运用。依法依规对违规企业开展查处。
二是强化措施落地。结合本地区工业发展实际,全面完成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切实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各部门加强协同配合,主动作为、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市属国企要制定碳达峰实施工作方案,分解落实任务举措,实施重大技术工程,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切实强化绿色低碳意识,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分阶段、多层次组织开展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等政策宣传窗口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推广。引导本地区绿色生产消费,营造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良好环境。
五、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黄伟,0594-239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