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深入开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紧紧围绕市委“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指标走势向好,生产供给持续回升,投资消费平稳增长,建筑业房地产逐步回暖,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经济运行延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
初步核算,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70.73亿元,同比增长3.6%,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9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503.32亿元,增长2.9%,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417.47亿元,增长4.4%,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8%、49.0%和46.2%,分别拉动GDP增长0.2个、1.5个和1.9个百分点。
(一)先行指标走势向好。2023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扣除抽蓄,下同)同比增长8.2%,增幅比2022年提高4.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9.1%,增幅比2022年提高7.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3位;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8.6%,增幅比2022年提高10.1个百分点,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13.1%;税收增长22%,增幅比2022年提高46.7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3位,其中增值税增长76.2%,增幅比2022年提高118.9个百分点。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增长8.6%;各项贷款余额增长7.6%。
(二)生产供给持续回升
1、农业生产形势良好。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81.75亿元,同比增长3.6%,比2022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64.81亿元,增长1.7%;林业产值7.35亿元,增长9.4%;牧业产值37.72亿元,增长2.7%;渔业产值148.67亿元,增长4.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20亿元,增长4.0%。一是水果丰产丰收。2023年全市水果产量23.81万吨,增长3.7%,其中柚产量8.98万吨,增长6.6%;枇杷产量7.19万吨,增长3.4%;龙眼产量2.64万吨,增长2.7%。二是水产品产量较快增长。通过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楼房养虾”等举措大力拓展养殖空间,提高海水养殖产量,水产品总产量106.79万吨,增长4.1%。
2、工业生产稳步回升。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一是七成行业正增长。全市33个行业大类中有2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特别是规模以上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7.3%、16.4%和11.5%,共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个百分点。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增长。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3%,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3.7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个百分点。三是民营企业拉动有力。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4.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个百分点。
(三)投资消费平稳增长
1、投资规模稳步增加。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一是基础设施投资贡献突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0%,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个百分点。二是重大项目拉动有力。387个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增长4.9%,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个百分点。三是工业投资较快增长。工业投资增长3.6%,增幅比固定资产投资高2.0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个百分点。
2、市场消费稳步恢复。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72.64亿元,同比增长3.8%,增幅比2022年提高0.4个百分点。一是生活类相关商品增长较快。限额以上中西药品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7.6%和11.9%,共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6个百分点。二是智能化商品持续热销。限额以上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可穿戴智能设备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8.9%和5.7%,共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1个百分点。三是网上零售加快回升。在“双十二”“元旦”等节假日促销活动拉动下,12月当月限额以上企业网上零售额增长32.9%。
(四)建筑业房地产逐步回暖
1、建筑业较快增长。2023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1%,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4.2个百分点,自一季度以来持续回升。一是龙头企业贡献突出,凡士建设、中交建宏峰、亿耀建设等4家龙头企业累计产值增长19.9%,拉动建筑业总产值增长6.5个百分点。二是外拓产值持续增长,莆田建筑企业在外省完成产值增长1.9%,外拓范围涉及28个省,其中江西、广东等4个省产值占全部外拓产值的55.9%。
2、房地产投资降幅收窄。2023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5%,降幅比2022年收窄11.1个百分点。一是其他投资快速增长。按工程用途分,除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外的其他投资增长83.2%,拉动房地产投资增长13.0个百分点。二是国内贷款占比提高。随着银行对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发放逐渐松绑,全年企业到位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增长30.7%,占到位资金的比重从2022年的7.7%提高到15.4%。
(五)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1、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23年,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52.35亿元,同比增长15.3%,增幅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2022年高5.5个、12.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2.81亿元,增长7.8%,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2个百分点。
2、企业效益较快提升。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错月数)增长5.8%;利润总额(错月数)增长15.6%,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8个百分点。
3、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23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67元,增长5.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71元,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16元,增长6.5%。农村居民收入比城镇快2.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度的1.89调整为1.8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六)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1、就业形势总体平稳。2023年,莆田出台稳岗稳工8条措施,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十大计划”,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职业技能培训2.1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居民基础养老金、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分别增长6.5%和3.8%。
2、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下降。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2022年下降0.3%。八大类消费“五增三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1%,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7%,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4%,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2%,衣着价格下降0.1%,居住价格下降0.9%,交通通信价格下降3.4%。
总的来看,2023年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认真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紧紧围绕市委“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附注:
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经最终核实,2022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2986.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