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2023年上半年莆田市经济运行分析

2023年07月28日 16:51    来源:莆田市政府网站     浏览量:{{ pvCount }}    字号:    
   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外需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开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紧紧围绕市委“一五二三四”部署,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金融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态势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589.13亿元,同比增长2.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7.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13亿元,增长4.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798.37亿元,增长1.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12.64亿元,增长4.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4.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GDP的比重分别为4.9%、50.3%和44.8%,分别拉动GDP增长0.2个、0.5个和1.8个百分点。

)先行指标持续回升。上半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扣除抽蓄下同)同比增长8.8%,增幅比1-5月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增长5.3%,增幅比1-5月提高1.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税收增长13.3%,增幅比1-5月提高1.9个百分点;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4.7%,增幅比1-5月提高0.2个百分点;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10.8%,增幅比1-5月提高0.4个百分点。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207.21亿元,增长11.5%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914.70亿元,增长11.6%。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渔业产值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2.26亿元,同比增长4.2%,增幅比一季度提0.2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22.41亿元,增长1.9%;林业产值1.52亿元,增长5.2%;牧业产值18.57亿元,增长3.3%;渔业产值88.46亿元,增长5.0%;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11.30亿元,增长4.3%。蔬菜、园林水果、猪肉、禽蛋和海产品等大宗农产品产量分别增长8.3%、12.0%、8.0%和5.3%,共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6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新增企业拉动有力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增幅比1-5月提高1.2个百分点。新增企业拉动力。24家去年以来新投产企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个百分点,128家去年年底转规企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6个百分点。超六成行业正增长。全市33个行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9.9个、32.929.0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0%,增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

筑业平稳增长龙头企业有力支撑上半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长2.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32.6个百分点。一是龙头企业有力支撑涵城建设、荔隆建设、顺安建设等7家龙头企业产值增速均超过两位数,共拉动建筑业总产值增长7.4个百分点。二是建筑行业外向度稳步提升莆田建筑企业外拓产值增长4.5%,目前在全国28个省份均有施工经营,拓展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江西、广东、浙江三省,建筑企业的外向度为55.5%,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服务业明显提速,批零业贡献突出。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6.4%,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3.4个百分点,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0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9%,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0.9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1.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3.0个百分点,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0.5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1.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8.1个百分点,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0.2个百分点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民间投资更加活跃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增幅比1-5月提高1.8个百分点。一是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6%,三次产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2:28.9:68.9转为0.5:29.4:70.1。二是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有力。在龙德井、坂头西等大型城市更新建设项目带动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8%,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4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增长59.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09.9%。三是民间投资更加活跃。民间投资增长6.3%,增幅比1-5月份提高4.7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8.3%,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0.6%。

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智能化商品依然热销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5%,降幅比1-5月收窄1.1个百分点。一是生活相关类商品增长较快,限额以上中西药品类、家用电器类和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92.0%、27.0%和3.5%,共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个百分点。二是智能化商品依然热销,限额以上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可穿戴智能设备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9.0%17.2%。

财政收入延续增势,外贸进出口保持增长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44.02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76亿元,增长2.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5.24亿元,增长2.5%。上半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318.8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进口总额166.7亿元,增长32.5%,出口总额152.1亿元,下降19.2%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63元,同比增长5.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24元,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38元,增长6.2%。上半年全市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八大类消费”,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2.9%,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2.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2%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上涨0.4%衣着类价格上涨0.3%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0.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3.9%,居住类价格下降0.6%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 2016-09-19